薪酬绩效咨询公司,解密企业绩效管理:薪酬体系的三大导向
过去50年来,绩效管理制度已成为商界的标配。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绩效管理体系,令人惊讶的是,仅有3%的企业认为这些体系真正创造了超额价值。近一半的企业表示他们的绩效管理体系仍需改进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。因此,许多企业正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、同时又能够高效运行的绩效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。
目前企业通常有三种主要绩效评价导向:
第一导向:岗位价值
这是最常见的评价方法,基于组织内的不同岗位设置,通过评估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,来确定员工的薪酬水平。举例而言,不同领域的助理,如销售和人事,尽管都有“助理”这个职位名称,但销售类助理的绩效往往高于人事类助理。这并不是在评估个人能力,而是在评估岗位的价值。这种方法目前被约80%的企业采用。
岗位价值导向的薪酬体系的设计步骤如下:
-
进行工作分析。
-
对不同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。
-
确定收入水平。
-
制定薪酬级别、幅度和差异。
-
将薪酬与绩效考核挂钩。
-
形成薪酬激励方案。
不同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包括岗位参照法、分类法、排序法、评分法和要素比较法。
第二导向:业绩导向
这一导向着重于业绩,实施了多劳多得的原则。它强调提高工作效率、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绩效,一般使用关键绩效指标(KPI)来衡量短期绩效,而长期绩效则主要使用经济增加值(EVA)和平衡计分卡(BSC)等方法。对于职能性的员工,特别需要明确他们真正的业绩和价值所在。例如,KPI法符合“二八原则”,即80%的工作成果常常源于20%的关键行为。因此,使用关键绩效指标需要明智地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指标。企业也应考虑短期和长期的绩效衡量标准。
第三导向:能力导向
这一导向关注员工的能力,它将能力定义为推动绩效的个性特征的集合。不同的能力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。企业需要寻找具备所需能力的员工,然后提供培训和辅导,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。对于这一导向来说,组织应建立相应的任职资格制度,确保员工晋升方向与组织的核心需求一致。
选择适合自身的导向
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薪酬体系。例如,小米公司采用了KPI,但关注的是客户指标而不是传统的财务指标。谷歌则使用了OKR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),即“目标和主要成果”的系统。总之,各企业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。
为构建更好的评估体系,华恒智信建议:
第一,完善数据记录系统,以便有充足的数据支持评价指标。
第二,建立系统的分析评估体系。
第三,将评价和奖励分离,即表扬和奖励要分开来考虑。
作为一家专业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,智帮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,重点聚焦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两大核心领域。
我们始终认为绩效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基石,做好绩效管理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本条件,所以智帮咨询提供全面的绩效管理咨询服务,包括绩效管理体系搭建、绩效赋能训练和绩效管理落地辅导等。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绩效管理专家团队,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制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绩效管理体系,并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辅导,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,实现经营目标。
智帮咨询提供薪酬激励体系搭建一体化专业咨询服务,包括岗位价值评估、薪酬水平设计、薪酬结构设计、薪酬管理制度规划与设计、针对性的奖励方案设计等。我们的团队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力,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薪酬激励方案,帮助企业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,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。
智帮咨询注重客户体验,提供全流程辅导和专业化团队支持,确保咨询服务能够真正落地并取得实际成效。我们的团队成员都具备丰富的咨询经验和深厚的专业背景,能够为客户提供前沿性的咨询服务,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。
文章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