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酬绩效咨询公司:智帮咨询,华为考评结合:为什么高绩效不等于高评价


智帮咨询是一家深耕于薪酬与绩效管理领域的专业咨询机构,专注于为客户设计并优化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。我们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,深入分析客户的管理现状和组织特点,量身定制薪酬绩效解决方案。秉承“驱动业绩增长”的核心理念,我们通过深度调研诊断、科学的数据分析、创新的管理工具及教练式专业辅导,助力客户实现经营目标、提升组织效能。有任何薪酬、绩效、股权问题或者需要制定薪酬、绩效、股权管理方案,欢迎添加微信:13530571920,与我们的专家团队深度交流。

前阵子碰到个怪事。

几家公司,老板在绩效管理上没少砸钱——请咨询、买系统、培训 HR。

结果呢?好员工走得更快了。

我去跑了十几家企业,总算摸到点门道。

老板们觉得自己那套考核挺科学:指标清楚,奖罚分明。可员工就是不买账。

问题在哪?

说白了,就是把人当计算器。

数字漂亮就是好员工,报表好看就该升职。

可现实是——数字最亮眼的,往往同事背后议论最多;那些天天帮别人收拾烂摊子的,反而考核分数不高。

绩效不是比谁更狠,而是让大家都有盼头。

只盯着数字,人就成了一堆数据。

纯看业绩,迟早出问题

太多公司,考核就死盯着 KPI。

销售看签单,技术看项目,运营看增长。

听着公平,其实坑挺多。

认识一个技术主管,指标完成得漂亮得很。怎么做到的?催别的部门催到天翻地覆,自己份内的事儿能拖就拖,碰到跨部门活儿就一句“不归我管”。

还有个主管,管内部工具的,数据平平。但每次有紧急情况,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,技术团队没人不服他。

你说哪个更有价值?

只看成绩的考核,让合作吃亏,滑头得利。 真正顶事儿的人,反而被忽视。

华为搞“考评结合”,就是冲着这事来的。

华为这套,其实就八个字

说白了,就是:成绩要看,做人也要看。

先算成绩——该量化的全量化。营收、利润、项目进度、客户反馈,该怎么算就怎么算,看的是“事儿干得怎么样”。

再看做人——光有成绩不够,平时跟人怎么配合也得有个评价。谁来评?你的直属上级,加上经常合作的其他部门负责人。看的是部门间配合、关键时刻靠不靠谱、人品口碑。

这样,“数字算不出来的贡献”也能被看到。

最后合起来排队——成绩分、做人分按比例加总,在同一批人里排个先后。这就是华为的“相对考核”要点,不是绝对看你有多强,而是看你在这一群人里排第几。

为什么要排队?因为好处有限,总得有个顺序。

一个真案例

某公司市场部 10 个人,季度考核。成绩占 70%,做人占 30%。

成绩:销售增长 40%、新客签约 20%、毛利完成 10%。 做人:部门配合 10%、客户口碑 10%、团队协作 10%。

季度结束,两个人的成绩是这样的:

员工 成绩分 行为分 总分 部门内部排序 等级映射
小张 86 72 81.8 第 3 B+
小李 82 92 85.0 第 1 A

小张业绩数据好看,但小李在配合、口碑、协作上明显甩开他。综合下来,小李第一。

这就是考评结合的好处:既看业绩,也看人品,各种贡献都有分,不是光数字说了算。

排队≠一刀切

一听“排队”,有些人就紧张,以为是强制分布。

其实不一样。

排队是比完再分等级,不一定要死定比例;强制分布是在排队的基础上硬规定:好的必须 20%,差的必须 10%。

华为怎么用?

管理层会用排队加强制分布,保持竞争;普通员工更多是看排队,干得好就给好等级,不必踩别人。

人不一样,方式也要灵活。

自家落地四步走

道理很简单,落地就四步:

第一步,规矩定清楚——成绩怎么考、分怎么算;做人看哪些事、谁来评。

第二步,按权重算总分——数据要真,评价有依据,不能拍脑袋。

第三步,同级别排个顺序——开个碰头会,免得各部门标准不一样。

第四步,让排名真管用——奖金、晋升、培训机会都跟排名挂钩,不然排了也是摆设。

关键不是制度有多花哨,而是你敢真按制度执行。

最怕的就是制度挂墙上,执行全看心情。

很多老板抱怨绩效,其实想要的不是更复杂的算法,而是一个让老实人不吃亏的办法。

当你不光看数字,而是看人的全貌,管人的手艺就有了新门道。

真正管用的绩效制度,不是让员工怕考核,而是让他们盼着被看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