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绩效薪酬咨询机构:智帮咨询,天天做绩效的人,竟然不知道绩效是啥?
智帮咨询是一家深耕于薪酬与绩效管理领域的专业咨询机构,专注于为客户设计并优化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。我们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,深入分析客户的管理现状和组织特点,量身定制薪酬绩效解决方案。秉承“驱动业绩增长”的核心理念,我们通过深度调研诊断、科学的数据分析、创新的管理工具及教练式专业辅导,助力客户实现经营目标、提升组织效能。有任何薪酬、绩效、股权问题或者需要制定薪酬、绩效、股权管理方案,欢迎添加微信:13530571920,与我们的专家团队深度交流。
更奇怪的是,那些说不清楚的,往往就是负责绩效管理的HR们。
这让我想起前两天一位朋友的求助。她做了三年绩效主管,面试时被问:"你们绩效怎么做的?"结果愣在那里,半天说不出话。
其实她的工作并不轻松:每月催收各部门考核表,整理数据给薪酬算工资,跟进各种流程问题。
可是为什么面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她却答不上来?
因为忙于执行的人,往往最容易迷失在执行中。
这就像天天在厨房洗菜的人,虽然每天都在厨房,但根本不知道今天这道菜为什么要放这些调料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
其实,我这位朋友的经历挺典型的。
在很多企业,特别是中小企业,绩效管理往往是"有名无实"。挂着完善的头衔,做着基础的工作。
表面上看,企业有绩效考核表,有评分,有流程。
但实际呢?
考核内容随意填写,评分标准模糊不清,结果应用就一个:算工资。整个体系看起来很完整,实际运转却很粗糙。
绩效管理的核心不是收表格,而是引导大家创造价值。
更关键的是,很多HR就被困在操作层面了,没机会参与顶层设计。不了解企业战略,接触不到业务数据,参与不了核心决策。
时间长了,就形成了一种"伪专业"状态。
熟悉流程,但不懂机制。
知道怎么做,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。
就像修车师傅的学徒,天天换轮胎,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轮胎坏了,也不知道怎么判断其他轮胎会不会有问题。
面试时该如何应对
遇到这种问题,诚实很重要,但怎么说更重要。
我给那位朋友支了几招:
首先,坦诚说明实际工作内容,但要展现思考深度。
"在上家公司,我主要负责绩效数据的收集和流程协调。虽然做的是执行层面的工作,但我也观察到了现有体系的一些特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。"
不要回避问题,而是重新定义问题。
接着,展现专业观察和思考能力。
"通过三年的实操,我发现了几个现象:考核指标和公司战略目标联系不紧,评价标准主观性比较强,员工参与度和认同度都不高。这让我开始思考,真正有效的绩效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。"
这样说,既承认了经验有限,又显示了专业思考。
然后,主动展示学习成果和专业积累。
"为了补上这个短板,我系统学习了现代绩效管理理论,包括OKR体系、平衡计分卡这些。我发现优秀的绩效管理更注重目标管理、过程反馈,还有结果应用的多样化。"
最后,表达改进意愿和能力预期。
"如果有机会加入贵公司,我希望能从战略角度重新看绩效体系设计,让绩效真正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推动力。"
从执行到战略的跃升
说回根本问题:怎么从一个执行者变成战略参与者?
得从三个层面提升。
知识结构的系统化
不能只知道怎么收表格,要理解绩效管理的底层逻辑。什么是目标管理?什么是过程管控?什么是结果应用?这些概念背后的管理思想是什么?
我建议系统学习现代绩效管理理论,了解不同行业的做法。不是为了照搬,而是为了理解不同方法背后的思考逻辑。
业务理解的深度化
绩效管理不能脱离业务空谈设计。
要主动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、怎么赚钱的、战略重点是什么。只有理解了业务,才能设计出真正管用的绩效体系。
思维模式的转变
从"我该怎么做"转向"为什么这么做"。
从关注流程转向关注价值,从关注是否合规转向关注是否有效果。
真正的绩效专家,考虑的是怎么通过评价机制让大家的行为朝好的方向改变。
几个实用的提升办法
基于这些年的咨询经验,我给处在类似困境的HR朋友几个具体建议:
第一,在现有工作中主动找改进机会。
就是收集考核表这样的基础工作,也可以想想怎么优化。比如,能不能设计更合理的表格格式?能不能建立更高效的收集流程?
从小改进开始,慢慢建立专业影响力。
第二,主动争取参与更多项目的机会。
绩效体系优化、薪酬调整、人才盘点,这些项目都和绩效管理有关。主动申请参与,哪怕就是打打下手,也能学到不少东西。
机会不会主动来找你,但你可以主动创造机会。
第三,建立行业圈子和学习渠道。
参加专业论坛,关注行业报告,和同行交流经验。了解其他企业是怎么做的,为什么这么做。
第四,考取相关认证,提升专业可信度。
人力资源管理师、绩效管理专项认证这些,不只是拿个证书,更是系统学习的过程。
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时间,但专业心态的转变可以马上开始。
当你开始用战略眼光看待每一项具体工作时,你已经在朝专家方向走了。
那位朋友后来告诉我,按照这个思路重新准备面试,效果明显不一样。面试官不仅没有因为她的坦诚扣分,反而对她的思考深度挺认可。
真诚的表达加上专业的思考,比虚假的包装更有说服力。
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遇到这样的节点:从执行者向专家转变,从操作层向战略层跨越。关键不在于你现在在哪个位置,而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面对这个挑战。
文章评论(0)